微信更新,就像是一部大型連載劇,時不時來一次驚喜,時不時出一個彩蛋。
拍一拍可以撤銷,看一看能刷火箭,公眾號出問答功能(內測),號內搜索可以設置推薦詞, 微信小商店全面開放……堪稱是“一環扣一環”。
不過饅頭商學院這次想分析的,并不是以上這些。
這次我們主要探討的,是最近剛上線的兩個重要功能,群直播和話題標簽。這兩個功能會帶來哪些影響?我們一起看看。
最近,細心的網友應該發現,公眾號原創文章文首的“專輯”和文末的“標簽”消失了。取而代之的,是兩者合并成最新的“話題標簽”功能,統一在文章頂部顯示。
9月2日,微信公眾號后臺發布公告,證實了這一消息。
運營者可以選擇在公眾號后臺,左側導航欄中的“話題標簽”中創建;也可以在編輯圖文/視頻/音頻內容時,直接創建并添加;還可以在群發推送之后,在“已群發消息”處,找到對應的原創內容,點擊右側#號鍵“添加話題”的標簽,進行添加。
此前,運營者已經創建的專輯,在這一次更新后,自動變為對應名稱的話題。原頁面模版功能,在“話題標簽”中,可以繼續使用。
更新之后的話題標簽,可以添加5個,從目前情況來看,尚未限制編輯/修改話題的次數。如果覺得添加的話題不合適,可以隨時進行修改。
此次升級后,除了圖文、視頻內容之外,音頻內容也將支持添加話題,用戶可以在音頻話題中,連續聽音頻內容。
那么,添加這個話題標簽有什么意義?
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,話題標簽=專輯+標簽。延續這個思路,為了便于理解,我們可以將添加的話題內容分為兩類,分別是:獨立話題和公共話題。
所謂的獨立話題,其實就是之前的“專輯”。在這個獨立話題下,我們可以添加本公眾號內的相關原創文章。
以饅頭商學院公眾號為例,在本周三原創文章里,我們添加了5個話題標簽,其中“新媒體干貨幫”就屬于獨立話題標簽,這個標簽,就是之前我們單獨建立的一個“專輯”自動變成的。
點擊這個標簽進入,里面就是饅頭公眾號里,所有和新媒體相關的原創文章集合。標簽名稱下方,有一個“更多內容”,點擊進去,顯示的仍然是饅頭公眾號內的新媒體文章。
此時的用戶,還是在我們公眾號內閱讀文章,并沒有跳轉到其他公眾號里。因此這個話題標簽,我們稱之為“獨立話題”。
對于運營者來說,如果你只想要用戶閱讀你公眾號內的內容,那么你就單獨建立一個話題標簽,名稱注意不要和其他公眾號重復。
如果名稱和許多公眾號重復,那么你所建的話題標簽,就會變成我們前文提到的“公共話題”。這個公共話題等同于之前的“標簽”功能,該標簽下,各路公眾號的內容都會被聚合到一起,成為一個公共內容池。
雖然等同于“標簽”,但還是略有不同,不同主要體現在跳轉路徑上。
沒改版前,我們點擊文末的“標簽”,直接進入的就是公共內容池,里面展示的是不同公眾號文章。
改版后,以饅頭本周三原創文章為例,我們建了一個“微信”的公共話題標簽。
點擊話題標簽進去,用戶會首先看到我們公號自己的文章,這個界面就是我們自己的私域空間。